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严昌洪: 记住乡愁,就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严昌洪 日前,由武汉学者严昌洪著、武汉画家萧继石绘的《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出版,这是一套工程浩大的系列图书中的最新一本,这套丛书的宏愿是“为民族风俗的传续留念,为

严昌洪

日前,由武汉学者严昌洪著、武汉画家萧继石绘的《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出版,这是一套工程浩大的系列图书中的最新一本,这套丛书的宏愿是“为民族风俗的传续留念,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存根”,武汉作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超大城市被单独列卷,既说明武汉风俗底蕴之深厚,也说明“留念、存根”责任之重大。如何认识武汉的风俗,如何保护、发掘、创造性转化武汉的风俗?带着这些问题,长江日报读+周刊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严昌洪。

《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萧继石 绘 ?严昌洪 著泰山出版社

对武汉人嚼烂了的言词刨根问底

翻开《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开篇一句话:

风俗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身处于某一地风俗之中,并不知不觉被此地风俗浸染,美之乐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峰序语)

风俗即生活,时时的生活即处处风俗的印证。生活烈火烹油,风俗也花团锦簇。就拿武汉人喜欢向外地人“显摆”的过早来说吧。

书中的“米粉”条:

武汉人过早,面与米粉是常选项。有人戏称“面爹”“粉娘”,天天见“面”。百姓家中和早餐馆中,早餐必备粉和面。武汉米粉有很多吃法,诸如清汤粉、糊汤粉、热干粉、牛肉汤粉、牛肉炒粉、素三丝炒粉等,一般最常吃的是汤粉和热干粉。汤粉即兑上筒子骨汤,放卤牛肉和榨菜、香菇烩的三鲜肉丝。热干粉的吃法类似热干面,米粉控水后放上芝麻酱、榨菜、五香萝卜丁、酱油、蒜末等佐料。武汉著名的米粉馆老字号为汉口福庆和田恒启。

《米粉》??萧继石?作

过早过早,武汉人嚼烂了的言词,学者要刨根问底一下,“过”是什么意思?书中,严昌洪解道: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脯腊”称鲤鱼脯“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意思是说鲤鱼脯是吃饭下酒的美味佳肴。《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则有:“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意为请吴用吃了中饭(午饭)再走。这都说明“过”有食、咽的意思。武汉人从前说“过早”,是指起床不久,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等会儿还要吃早饭,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后来,过早与早餐合二为一,过早就是吃早餐。从前“过中”是指中饭以后,晚饭以前,下午三四点钟吃点东西,颇像西方的下午茶。后来渐渐不流行了。可见以前的“过早”“过中”,都是正餐前的垫补。

屑屑纠结于过早的食谱及语源,是想说明,武汉的饮食习惯和全国各地相比,最具特色的便是过早、过中和消夜。而过早的“殷繁”正是武汉饮食习惯尚交流、喜汇聚的包容性的体现,如严昌洪所言,“汉口自明清以来,即是一个以贸易为主的城市,各省商帮都有,他们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武汉人对北方人爱吃的面食和南方人爱吃的米饭均不排斥”“各地风味小吃通过人员和商品的交流,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再深一层,饮食的包容,折射的是生活的多样多元与美好幸福,武汉风俗诸如“古老传统与新社会风尚的并存与杂糅”“新事物、新风尚比较迅速地呈辐射状向四周传播”“熔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于一炉的多元化的复合”特质就在生活多棱镜的七彩光环中一一绚丽呈现、传承。

探寻风俗与精神的关系

生活从来不作伪,风俗便是一个社会的本真。风俗如一幅幅社会生活图景的画卷,日常种种喜怒哀乐,乃至矛盾纠葛,真切地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善恶真伪。

《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一书就是将武汉的社会风俗以图绘+文献的形式整理、记录、保存下来,里面有劳动的歌声,有人生的火热,有欢欣,有悲凉,有故乡点点滴滴的乡愁。就像它的绘画者萧继石所言,世代因袭的民俗文化,融入血脉,成为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无论世事变化,总能保持几分坚守,几分闲适,几分淡定。十几年,亲灯躬耕,画武汉民俗画,画老字号、老民俗、老行当、老小吃、老游戏……拾掇这些早已丢失的砖块与石子,搭建成一个为匆匆路人遮风避雨的茅草棚,寻找那些被人们遗忘已久、蒙满尘垢、散落各处的璞玉、珍珠,串起串儿挂在那里,以期勾起对过往的丝丝回忆。于是他感叹,乡愁悠悠,乡愁何寄。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zonghexinwen/2021/0322/466.html



上一篇:清朝一代史学大家,制造了三个谎言,鲁迅都跟
下一篇:史学天才林嘉文高考前夕从顶楼跳下,看透千年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