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魁阁》集刊创刊:汇聚学术力量 传承魁阁精神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魁阁》集刊创刊号封面 通讯员/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曾江 通讯员 乐之)云南大学主办的《魁阁》集刊第1期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7月13日,中国社会学会主办、

《魁阁》集刊创刊号封面 通讯员/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 通讯员 乐之)云南大学主办的《魁阁》集刊第1期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7月13日,中国社会学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云南大学举行,《魁阁》集刊在学术年会期间正式亮相,也成为会议承办方赠送给所有参会代表的“礼物”,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好评。

《魁阁》集刊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春盛教授担任主编,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编辑部自2018年年底组建,并着手进行组稿及编辑工作。文章作者既有学术名家,也有学林新秀;既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也有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文章既有传统的广义社会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影视、戏剧等方面的内容。《魁阁》集刊创刊号的封面题字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联方教授用极具云南特色的爨体书写,封底《魁阁时代》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赵力中教授专门为“魁阁”八十周年创作的巨幅油画。

据《魁阁》集刊编辑部介绍,从1939年吴文藻先生受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委托,创办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并担任首位系主任至今,云南大学社会学学科已有80年的历史。抗战时期,费孝通、陶云逵、许烺光、瞿同祖、林耀华、李有义、张之毅、史国衡、田汝康、胡庆钧、谷苞等杰出社会学家完成了关于农村社会、民族社会、产业工人、基层组织、社会史等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史学、法学等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培育了“报国情怀、社会担当、扎根田野、自由讨论、团队精神、传承创新、文化自觉、美美与共”的魁阁精神。缘起“魁阁时代”,云南大学正推进民族学一流学科和社会学基础学科建设,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为承续“魁阁”学术血脉创办《魁阁》学术集刊。

《魁阁》集刊首发式在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期间举行 通讯员武有福/摄

作者简介

姓名:曾江 乐之工作单位:

相关文章

《魁阁时代》巨幅油画在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揭幕。《魁阁》集刊创刊号封底为《魁阁时代》油画 通讯员武有福/摄

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魁阁 本网记者 曾江/摄

“魁阁”学者群像 本网记者曾江/摄

作者简介

姓名:曾江 乐之工作单位:

相关文章

《魁阁》发刊词

把种子埋入土里

“把种子埋入土里”是林耀华先生在《金翼》一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在这里我把它读做是林先生对于学术研究的一种期望?

80年前的呈贡魁星阁,成了一批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避难之所。在那个年代,的确有一些知识分子投身到了“抗日救亡”的战争实践中,这样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在那样极端年代那些能坚守“三尺讲台”,并从事对于时局的改变并没有直接关联的调研、讨论以及学术书写的知识分子,同样可贵。应该说,正是当时后者的那些经验研究,成为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魁阁精神”的种子。

8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较之80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80年的很多学术观点,对于当下社会,无疑失去了解释力。从学术研究的环境来看,当下也是80年前无法相提并论的。费孝通先生关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等等论述,对于当下中国社会,难道真的完全没有解释力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当下的中国社会结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尽管也有人对“差序格局”的学理性提出过批评,但是我费老在《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叙述却令人回味无穷。或许是因为《乡土中国》是在费老讲课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因此很多文字朗朗上口,读这些文字,仿佛在听作者讲课,娓娓道来,丝毫不枯燥。透过这些文字,同样也能让人体会到学者们在那兵荒马乱年代中的淡定和从容。

严格说起来,所谓“魁阁时代”的学术产出,在理论上的创造的确有限,但是当时以魁阁为中心的一批学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得对中国社会认知或再认知的方式,以及对于西方理论和中国社会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的必要的警惕,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zonghexinwen/2020/1109/346.html



上一篇: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刘备诸葛亮为何不北伐呼
下一篇:错将西班牙当成了“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