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校学风问题:基于传统史学观念的反思*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题目聚焦高校学风,但在行文中,更多地将学风问题限定在本科段。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各学段教育中,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段明显地存在学风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

题目聚焦高校学风,但在行文中,更多地将学风问题限定在本科段。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各学段教育中,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段明显地存在学风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学生不具备自主性和自发性,而自主性和自发性是学风得以生成的前置条件。中学阶段,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存在,在唯一的量化目标的规训下,即便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有差异,但中学段的整体学习风貌仍呈现出高度的齐一性,进而也消解了讨论学风的空间(1)多样化是作为史学概念的“风”的本质特征之一,“整齐风俗”虽然是传统社会统治者的美好理想,但一旦“整齐”,“风”的本质特征消除,“风”的问题也随之终结,学风与之类似。。研究生阶段与中学阶段相类似,也存在目标规训的情况,比如学位论文,其严苛程度是本科论文不可比拟的,还有广为诟病的公开发表高级别论文与学位挂钩制度。近年来,从国家教育主管机关、各高校到社会,都开始普遍关注本科教育质量问题,“以本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本科生的学风问题也是讨论的焦点之一。事实上,优良学风既是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存在基础,也是体现本科教育水平的重要指征。笔者梳理关于学风问题的讨论,发现目前的研究对学风的关注普遍集中于一些具体现象上,比如课堂学习有效性不足、考试诚信度欠缺、图书馆利用效率低下、毕业论文抄袭等,缺乏对学风问题的整体关照和理论探讨。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判断:学风与相类似的教风、政风、民风等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概念,其内涵与特征,均与“风”这个传统史学观念有密切关系。欲对学风问题有整体认知和把握,回归史学语境进行对比性反思,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究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取向虽然受借鉴史学启发,但无意也无力对现实学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只是想在更开放的学科背景下深化对学风的理解。在笔者看来,解决具体学风问题并无普遍适用的方法,只有对学风的生成、发展和影响有整体理解,才能因时、因地制定合理措施。因此,本文只可算是学风问题进一步具体研究的“导言”。

一、作为史学概念的“风”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擅长“关联思维”(correlative thinking)(2)这是西方汉学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的思维特征。可参考葛瑞汉:《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一文,载《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的中国先民们很早就开始借用它描述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著名的《毛诗序》就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1]5-16作者用风的吹拂比喻教化,同时又用风的无所不在形容君王与臣民之间可以上下达致地交流与沟通。在汉儒看来,《诗经》是记录周文化兴衰的“王者之迹”,有史书的性质,因此,至迟在战国、秦汉之际,作为《诗经》体裁之一的“风”,已经具备史学概念的雏形。而随着汉代“风俗”观的定型,“风”也随之成为古代史学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汉书·地理志》云: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主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2]2461。

班固认为,影响民众秉性与行为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自然水土,这决定了民众的性格、语言;第二个是统治者的素质和倾向,这决定了民众的好恶与行为。班固将前者称为“风”,将后者称为“俗”,但是后世在概念运用时,往往合二为一,省称为“风”。需要辨析的是,班固所说的刚柔缓急之性、不同的音声、好恶、动静是否就能涵盖“风”的内涵呢?显然这并不全面。比如在风俗学史上,清代学者顾炎武有一段著名的议论,其《日知录·两汉风俗》云:

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3]752。

顾炎武所表彰的东汉风俗,其内涵显然与班固所说不同,它是指东汉中后期士人清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格。仅此一例,就可观察到,古代史家在运用“风”这个概念时,内涵是随时变化的。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是一种模糊化和多义化的语言,“风”的概念内涵,随着使用环境和言说语境的变化,其所指真是丰富异常(3)要探讨“风”的丰富内涵,不妨从外译入手。一八四九年,外籍来华传教士菲洛(Philo)曾有专文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中“风”的概念,根据他的总结,英语对“风”的翻译,至少可以归纳为五类、数十种理解,王汎森教授对菲洛此文有详细的评析。可参看王汎森:《“风”——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载《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73-174页。,而不同所指之间,又具备明显的繁殖关系,相互关联。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104/397.html



上一篇:寻夜
下一篇:《春秋》“鼷鼠食郊牛角”新解*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