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学集刊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史学集刊》投稿方式[10/30]
- · 《史学集刊》数据库收录[10/30]
- · 《史学集刊》期刊栏目设[10/30]
- · 《史学集刊》杂志社刊物[10/30]
- · 《史学集刊》编辑部征稿[10/30]
影像史学,学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6年4月1 0日,第二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在北京77剧场举行颁奖典礼。我的作品《走西口的生活历程》获得最高奖项——优秀口述历史纪录片奖。 这次拍摄经历源于一门
2016年4月1 0日,第二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在北京77剧场举行颁奖典礼。我的作品《走西口的生活历程》获得最高奖项——优秀口述历史纪录片奖。
这次拍摄经历源于一门选修课。大一下学期,我选修了吴琼老师开设的“文物摄影与文博应用技术”课程。由于影像史学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刚巧,北师大为纪念启功先生逝世十周年,请吴老师负责拍摄一部有关启功先生的口述史纪录片,我有幸被吴老师选中,和他一起赴威海拍摄。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实践经历,我亲身体验了纪录片拍摄的全过程,对采访、拍摄、器材操作等一系列知识有了深刻体会。
随后,我得知了第一届“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的信息。我很早就有一个梦想,把我姥姥的经历记录下来说给大家听,所以我立刻想到了旧时代妇女裹脚的题材,主人公就是我的姥姥。1925年,姥姥出生在山西大同市一个名叫辛窑村的小山村里,虽然当时有关废除妇女裹脚的法令已多次颁布,但由于辛窑村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仍保留着许多较为传统的文化习俗,姥姥就是众多裹脚妇女中的一个。
如今裹脚的习俗早已消失,但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绵延千年且普遍存在的社会风俗,这一现象对于研究旧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人们的审美、心理认知,以及相关的历史问题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我把这个想法对吴老师一说,吴老师当即表示支持。
寒假回家后,我便租借了相关设备开始了对姥姥裹脚经历的拍摄。针对当时周围人们对妇女脚大小的态度、姥姥母亲的有关经历、姥姥裹脚的前后历程、所穿鞋子的独特性以及后来社会放足等几个层面进行了采访。姥姥倒是不怯镜头,因对裹脚习俗的痛恨,叙述故事时流畅自如。
但在后期制作时,我却遇到了问题。由于团队成员不足,编辑软件操作不够熟练,时间紧张等缘故,我只是对素材进行了简单地剪辑,也没来得及编写对章节进行引导和拓展的解说词;更要命的是我第一次提交的视频没有字幕,而姥姥的山西口音又不容易听懂。不出所料,最终作品落选了。
这次失败的参赛经验,让我深知自己能力的欠缺。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经常自告奋勇去拍摄学院的各种影像史学研讨会、考古报告、学术讲座等活动。在对纪录片的拍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后,我又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第二季“家·春秋”口述史活动,拍摄内容依然围绕姥姥的故事展开。
1.海外学者前来参观了解
2.参观历史影像实验室
3.吴琼老师指导学生
对于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来说,拍摄素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纪录片水准的高低,这就需要在制作之前先拟定一个全面的拍摄计划。在梳理姥姥的经历时,我注意到她早年还有从山西迁移到内蒙的一段经历,这正好反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迁移事件——走西口。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最终我拟定了“为什么走西口”“走西口的坎坷经历”“故地重返讲述走西口之后的生活”三大拍摄内容,并把影片名字定为《走西口的生活历程》。
拟定拍摄计划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设置采访问题。如果提的问题窄小单一,被采访者只能问一句答一句,根本唤不起对方的情感记忆,因此问题必须切中要害,才能引起主人公的共鸣,最大限度地呈现整个故事始末。所以,我没有问姥姥“是哪一年走西口,当时和谁走的”等单一性问题,而是换了个角度,问她“当时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得不走西口的?”为了让姥姥想起更多的细节,我还特地请妈妈和表哥把姥姥带到当年走西口的终点——红峰岭车站,让姥姥故地重游,在那里讲述她从山西抵达包头后艰辛立足的过程。果然,姥姥将整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全都娓娓道来。
当然,许多计划之外的细节故事同样值得关注。在一次拍摄完成后,我突然想起一首民谣——《走西口》,这个民谣是走西口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人们为了生存,许多家庭中的丈夫外出谋生,留下孤独的妻儿,久而久之,留守妇女们用心声谱成了这首具有时代特征的民谣。因而我又增加了讲述《走西口》的片段,使主旨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暑假结束前,姥姥的侄子们从山西老家来看望她,其中侄儿南平已60多岁,对于当初走西口的情况还有一些记忆。于是我邀请南平舅舅来讲述当时自己走西口的经历。这样就使片子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也让观众对走西口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0/1111/369.html